川普在竞选期间曾扬言,要对中国所有进口产品课征60%关税。(路透)
〔编译卢永山/综合报导〕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大势底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胜出。《路透》报导,由于川普在竞选期间曾扬言要对中国所有进口产品课征60%关税,不仅远高于他首任任期的7.5%至25%,而且中国当前经济也比当年更加脆弱,在川普新关税措施打击下,中国经济成长将面临重大风险。
报导说,2018年中国房市强劲,带动了约1/4的经济活动,这意味了高度依赖土地出售收入的地方政府财政,不会受到强烈的质疑,有助于中国吸收美国关税的冲击。但自2021年以来,中国房市严重低迷,地方政府土地出售收入大幅下降,房屋供应过剩,意味著该行业可能永远无法重新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驱动力。
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使,得中国地方政府背负了难以为继的债务,尽管北京当局正在为他们提供财政援助以遏制其负债,但由于债务负担巨大,限制了中国因应任何外部成长冲击的能力。
国际货币基金(IMF)估算,到2023 年底,中国政府部门的债务总额为147兆元人民币(台币658.9兆元),大约是GDP(国内生产毛额)的3倍。
中国目前还面临国内需求疲软。由于工资和退休金过低,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社会安全网薄弱,使中国家庭支出低于GDP的40%,比全球平均低约20个百分点。
北京当局可透过结构性改革,提高民众的退休金、医疗和失业福利,以增加民众的支出意愿。但到目前为止,北京当局只将重点放在升级制造业上,并在电动车、太阳能和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因内需不足,这些产品大量向海外倾销,促使美国、欧洲、土耳其和其他国家征收关税。
房地产危机、债务负担和消费疲软,都加剧中国通缩的压力。中国将资源从房地产行业转向制造业,而非消费者的政策,加剧了工业产能过剩,导致了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连续24个月萎缩。
2018年7月,川普第一轮关税生效时,中国PPI为年4.6%。但今年9月PPI为-2.8%;同一时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2.1%降至微不足道的0.4%。
如果因为美国提高关税,中国减少外部需求,这将加剧工业产能过剩,损害消费、企业和成长的通缩,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中国在2018年还能透过人民币贬值,来抵销美国课征关税的压力,如今人民币已无太大贬值空间。
报导说,2019 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2018年初贬值约10%,当时川普政府宣布了关税计划,人民币兑所有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贬值4%。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表示,美国的关税措施,使所有中国出口商品的有效关税税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这意味著人民币贬值足以抵销关税影响。
但分析师估算,这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需要下跌18%,才能完全抵销美国60%的关税,这意味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要贬至8.5元,这是自19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准。
由于担心资本外流,北京当局今年稍早试图阻止人民币贬值至7.3元以下,全面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似乎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