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过去近一个月的「卫生棉之乱」延烧,众多品牌的卫生棉被发现长度虚报、卫生棉pH值标准宽松,甚至内容物可疑。图为过去曾查获生技公司负责人把中国制卫生棉伪造成台湾制标签。(中央社)
〔中央社〕中国大陆过去近一个月的「卫生棉之乱」延烧,众多品牌的卫生棉被发现长度虚报、卫生棉pH值标准宽松,甚至内容物可疑。女性消费者对这项日常用品的信任度跌到谷底,「医用卫生棉」的咨询量则暴增。
事件起因于11月上旬,一名自媒体部落客自购近10款不同品牌卫生棉,实测后发现没有一款的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一致,且绝大多数明显短于标示长度。卫生棉品牌被指集体「偷工减料」,知名厂商回复时却称「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接受不了可以不买」,引起网友不满。
随后,网友又发现,卫生棉pH值允许的范围仅相当于纺织品标准中窗帘、外衣等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水准——尽管一些医生认为pH值不会对阴道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但消费者还是质疑这样的标准是否过于宽松。
经济观察网11月30日的报导指出,在中国,这不是卫生棉第一次陷入品质争议,先前消费者甚至在卫生棉中发现过针头、虫卵。这一次,部分消费者试图通过自发测评发布「民间卫生巾(棉)品牌红黑榜」,然而,几乎没有品牌可以入选「红榜」,这更是放大了焦虑。
报导说,一时间,被认为适用标准更高的医用卫生巾,其在电商平台的搜索量上涨3920%。
报导指出,卫生棉大厂牌的集体崩塌,让女性消费者「后怕」与愤怒,因为这是每个月都要贴身使用7天的产品,却这么多陷阱。
和高价、高竞争、高关注度的3C产品相比,中国的卫生棉等日用品一直缺乏测评生态。围绕3C产品的测评生态,会给厂商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它们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性能更优的产品。然而,报导也说,如果有一套严格的卫生棉强制性国家标准,卫生棉本就不需要占用第三方测评的资源,「当下全网测评卫生巾的现象,折射的是信任的溃败,并不是一个正常市场的生态」。
报导说,美国将卫生棉归为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的医药级别监管;日本则将其列为准医药品。在中国,新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7月实施。另外,专门针对卫生棉品类的国家标准计划也正在起草之中。
这篇报导认为,整个卫生棉行业必须从根本上正视消费者的诉求,调转经营方向。该行业品牌在代言人、概念营销上的投入巨大,导致平均毛利率高达45%,而净利润率仅为10%,显然将过多的资源投入营销而忽视了品质。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