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新闻 >

孩子高考要不要报新闻系?要看是不是亲生的
时间:2024-12-23 15:07来源: 未知 点击:



1

前几年朋友中流传一个段子:孩子高考要不要报新闻系?“这要看是不是亲生的,亲生的就建议不报。”

这话有一点心酸,有一点沉重,而今我觉得也有一点轻佻:你会怎样看待那些仍然在做调查新闻的记者呢?

2

中国调查记者不多了。好几年前张志安老师做过一个统计,有一百多。

现在可能又少了一百。

3

像刘虎这样的,不能在任何媒体工作,却仍然是我心中的“调查记者”。

真正的调查记者,已经很难在媒体工作了,因为大部分媒体都不做调查新闻了。

李微敖是为数不多的奋战在一线的调查记者。他说要感谢经济观察报,因为大部分稿件都能发出来。

4

据说成都有人批评李微敖,“就没有说过成都一句好话”。

他把这当成是褒扬。真正的记者是不会把“说好话”看成是自己的工作的。其实他也没有说过其他城市的好话。

再说了,说好话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5

这几年李微敖有印象的报道很多。

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安邦保险,那时很为他担心。

还有:某县县委书记打击举报人;张继科和景甜……很多人攻击他,他遭遇了网暴。

不是很担心网暴,成千上万人攻击他,他不会害怕。他手中一定有各种证据,在法律上也不会有风险。

但是我也能想象出他孤军奋战的背影。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6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把李微敖和刘虎称为“独狼型”记者,或者叫独行侠。

李微敖是有“单位的”,但是在过去20年他换过8次工作,几乎在所有有影响力的媒体都工作过。

他在做自己。秉承自己的理念,也自己承担风险。他是一个“独立作战单元”,和供职机构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

这是一种流浪,可能也是“调查记者”的独特命运。不谋求升迁,也不连累机构。“能养活自己,却无法养家”——但是最重要的,其实是在流浪中保全了自己。

保全的是人格,一种媒体机构中已经很少人在乎的东西。

7

李微敖和成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一定是爱成都的(所以也一直关注着,“监督着”)。

他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后到成都商报工作,2005年我到这家媒体工作时,和他成为同事,那是我们关注“公共”和社会议题的开始。

转眼间快20年了。我们方向不同,却都还在坚持着什么。

8

这种坚持,当然也是开心的。我赞同他公开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

比如,他说现在的报道水平其实比以前高;现在投身于新闻业的年轻人,也比很多“老记者”起点高。

我还有一个判断:中国人整体上受教育程度在提高,这么大的国家,没有新闻业是不可想象的。

说到底,总会有人选择做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