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资料照)
全球瞩目的川习会落幕,美学者分析,双方同意撤回部分报复性措施,使双边关系回到9月之前的状态,形成「脆弱的」贸易战休兵;中国无疑将维持对稀土开采、加工及提炼的控制权,必要时将再次动用这项「武器」。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双边会。川习会前,美中贸易战再度出现升温迹象,美国宣布新一波科技相关出口管制,中国则祭出大规模稀土出口管制回应。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昨天撰文指出,川习会后,美中双方撤回了过去2个月以牙还牙的报复性措施,使双边关系回到9月前的状态,形成一场「脆弱的」贸易战休兵。
她写道,就美国而言,会谈成果包括中方承诺向美采购农产品及阿拉斯加的石油、天然气,加强合作处理芬太尼(fentanyl)问题,北京也承诺完成短影音平台TikTok的最终协议,同意暂停稀土矿产出口管制新措施一年。
稀土对于制造各类民用与军用高科技产品至关重要,包括智慧型手机、电动车、战机、潜舰及雷射设备。
葛来仪指出,中国也获得美方一些让步,包括同意将与芬太尼相关的20%关税减半,暂停对半导体、物流与造船业的301条款调查,采取措施允许中国对美投资等。
葛来仪分析,中方可能会认为,他们「以升级换降级」的策略奏效,借由展现其对大部分稀土矿产与磁铁的掌控,北京迫使美中重新回到约6周前在西班牙马德里谈判时达成的协议。「中国无疑将企图维持对稀土开采、加工及提炼的控制权,必要时将再次动用这项『武器』」,以提醒美国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脆弱依赖。
她认为,这次贸易战休兵为美中双方提供一些喘息空间,可能暂时稳定双边关系,但美中在许多领域的激烈竞争仍将持续,包括创新与科技应用领域。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接受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专访表示,中方无法持续将关键矿产当胁迫工具利用,美方有足以抵销冲击的手段。中国在稀土领域对美国的影响力,估计最多只能持续12至24个月。
来源:自由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