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宇宙奇观!恒星「自己炸自己两次」 惊人画面首度曝光
时间:2025-07-03 17:19来源: 未知 点击:

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恒星「双重爆炸」的直接视觉证据。在这张超新星残骸SNR 0509-67.5的影像中,蓝色的钙元素呈现出两个清晰的同心圆环,证实了恒星在死亡过程中历经两次爆炸,此发现可能对现有的宇宙学理论带来挑战。(图取自ESO专页)

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恒星「双重爆炸」的直接视觉证据。在这张超新星残骸SNR 0509-67.5的影像中,蓝色的钙元素呈现出两个清晰的同心圆环,证实了恒星在死亡过程中历经两次爆炸,此发现可能对现有的宇宙学理论带来挑战。(图取自ESO专页)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科学新闻网站《Live Science》报导,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一颗恒星在死亡过程中,发生「双重爆炸」的直接视觉证据。这个发现不仅解开了天文学的长年谜团,更可能对用以测量宇宙膨胀率的「标准烛光」理论,带来深远影响。

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极大望远镜」(VLT),观测一个名为SNR 0509-67.5的超新星残骸。他们惊讶地发现,残骸周围存在两个独立的同心圆钙环,这成为恒星历经两次爆炸最清晰的「指纹」。

这项观测挑战了传统理论。一般认为,Ia型超新星是当一颗已死的白矮星,不断从其伴星窃取物质,直到质量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后,才会发生热核爆炸。然而,天文学家长期以来怀疑存在其他爆炸机制。

研究团队提出的「双重引爆」模型解释了同心圆环的成因:白矮星首先点燃了从伴星窃取来的氦气层,引发第一次较小的爆炸,其冲击波再向内传递,进而引爆恒星核心,触发第二次规模更大的爆炸。此发现证实,白矮星无需达到质量极限也能爆炸。

此发现对宇宙学至关重要。Ia型超新星因被认为爆炸时的亮度恒定,而被当作测量宇宙遥远距离的「标准烛光」,用以计算备受争议的宇宙膨胀率「哈伯常数」。若其爆炸机制与亮度并非单一,将可能影响现有测量的可靠性。

该研究已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研究第一作者达斯(Priyam Das)表示:「这项确实证据不仅有助于解开长久以来的谜团,也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揭示如此壮观的宇宙爆炸其内部运作,令人振奋。」

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