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出口货品,总会让人想起在欧美国家中大量存在的简体字货品,和一句句印在欧美超市、成衣店中,货品标签上的Made in China。然而,这种“中国印象”已成过去,过去中国确实以欧盟、美国作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随住美国总统川普上台以后开启的贸易战,以及中国屡违人权标准引发的关税和入口制裁,中国被逼另起炉灶,调整贸易总体策略。
近两年,欧美已非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东协国家已转而成为最大伙伴,回看许多经济数据和新闻,虽然两区域的经贸来往越发稳固,但魔鬼在细节,越来越多的经济往来却促成中国在东南亚的失势。
在今年11月,菲律宾防长曾在战略论坛指出:“东协目前难以成为亚洲版北约,但会员国之间对中国南海扩张行为有所反应,且已形成迷你多边安全团体。”
中国的内需疲软已是常识,但自从因内需疲软的产能过剩,中国开始大力补贴制造业并主力出口至东南亚、东协国家。东协国家本来已与中国长年贸易逆差,例如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在2017年东协从中国进口2539亿美元的货品,但却仅出口1870亿货品至中国,而且这股趋势越演越烈。
资料照片: 2023年1月23日中国游客参观泰国清迈省中国寺庙
2022年,中国主导的REC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正式落实,中国与东协的经贸进一步自由化,两边关税不断下降。但是对东协国家而言,这两年却使国内的制造业不断受中国制造业冲击,大部份东协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以泰国为例,贸易逆差从2020年的200亿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366亿,马来西亚亦然,从2020年30亿美元上升至140亿;其中,泰国的汽车制造业受的冲击极度巨大,单单是去年已关闭了2000家制造厂。在整个东协而言,2022年东协国家从中国进口了4313亿美元货品,却只出口了2900亿货品至中国,对比起上文提到的2017年数据,贸易逆差的比例上升了4成多。可以说自从2022年RECP生效,东协亏得越来越多;而更可怕的是,因为制造业占东协的GDP两成有多,东协的支柱产业正不断受冲击。
RECP协定才刚刚落实,而且事实上中国亦是东协各国的最大出口国,除非川普上台后,协助东协国家重新寻找出口伙伴,进行经济政策的转型,否则东协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身,重新以关税等各政策保护国内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