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男性可能需要比女性多1倍的运动量,才能达到相同程度的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病风险。(示意图,路透档案照)
研究人员指出,男性可能需要比女性多1倍的运动量,才能达到相同程度的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病风险,呼吁健康生活指南应考虑到性别差异。
英国「卫报」27日报导,科学家分析超过8万名受试者的身体活动纪录,发现每周运动250分钟的女性,心脏病风险下降30%。相较之下,男性必须达到每周530分钟(近9小时)的运动量,才能获得相同效果。
这项研究延伸了过去的发现,即女性从相同运动量中获得的健康益处,通常高于男性,但女性整体上运动量较少,也较难达到建议标准。
根据英国国民保健署(NHS)指南,16至64岁的男女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度运动,或75分钟剧烈运动,并每周进行至少2次肌力训练。
然而,最新研究强调,男女应该获得「量身订做」的运动建议,并指出女性只需适度运动,即可获得显著的健康效益。全球每3名女性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报告作者在这份发表于「自然‧心血管研究」(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期刊的研究成果中写道:「相较于男性,女性仅需一半的运动时间,即可获得相同的健康益处。」,「这项发现可能有助于鼓励更多女性参与运动」。
中国厦门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家进与其团队,分析「英国人体生物资料库」(UK Biobank)专案中,中年志愿者佩戴活动追踪器所收集的资料。他们首先观察8万243名未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参与者。结果显示,符合每周150分钟运动目标的女性,未来8年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未达标者低22%,男性则低17%。
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每周运动250分钟可使心脏病风险下降30%,男性则需运动达530分钟才能达到相同效果。
最引人注目的结果,则来自另一组超过5000名已患有冠状动脉心脏病的男女资料。研究发现,在追踪期间内,达到每周运动目标的女性,其死亡风险比同样活跃的男性低3倍。
至于为何女性从运动中受益更大,目前仍有待探究。科学家推测,可能与性荷尔蒙差异、肌肉纤维结构,以及分解糖产生能量的能力不同有关。
来源:自由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