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将在北京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之一,标志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肯尼亚是东非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和关键地缘战略枢纽,美、英、日等国历来将其视为对非政策的重点。中肯之间经贸往来源远流长,早在15世纪,今日新闻,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就已率领船队抵达了肯尼亚的马林迪、蒙巴萨等地,开启了中肯经贸合作的大门。 2017年5月,中肯关系已经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目前,肯尼亚是“一带一路”建设关键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及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深入研究中肯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将为新时期中非合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借鉴。
一、双边贸易情况
(一)贸易总量
中肯经贸合作的总体态势是:双边政治互信加强,文化交流加大,经济交往加深,双边贸易大幅增长。特别是,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后,两国贸易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2006-2015年,两国贸易并未受金融危机冲击及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贸易总额连创新高。2016年双边贸易总额虽下滑至56.85亿美元,但也处在历史第二高位。
从产品结构上看,中国对肯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料制成品、机器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三大门类。2016 年三者分别占中国对肯出口贸易额的29.55%、30.51%和32.35%(见表1),三者之和约占到中国对肯尼亚总出口的九成。肯尼亚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是除燃料外不宜食用的天然原料。2016 年,除燃料外不宜食用的天然原料出口占肯尼亚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6.3%。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6年肯尼亚对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整体变化较小。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商品结构,导致肯尼亚长期处于中肯双边贸易关系的逆差状态。
从中国在肯尼亚贸易对象中的地位来看,虽然肯尼亚对中国出口占比不高,但中国是肯尼亚最重要的贸易进口商品来源国。2016 年,中国居肯尼亚贸易进口伙伴国第一位,其次是印度、阿联酋、日本、沙特、南非、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肯尼亚的出口伙伴国中排第一位的是乌干达,占比8.82%。中国并没有进入肯尼亚出口伙伴国前10 位。肯尼亚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份额相对不高。2016 年中肯贸易总额在中国对外贸易伙伴国中排名第63,其中肯居中国出口伙伴国的第47 名、进口伙伴国的第128。
(二)贸易特点
1.中国贸易的竞争性总体强于肯尼亚,但各自相对优势不一
在货物贸易竞争力方面,中国明显强于肯尼亚。中国货物贸易的竞争优势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15年最为突出。金融危机后虽呈现下降趋势,但2013 年又开始回升,且在2015 年达到新高。肯尼亚货物贸易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金融危机后劣势进一步加剧,不过在2014 年开始触底反弹(见图2)。中肯货物贸易在竞争力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存在激烈竞争的状况。
在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由可得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肯尼亚综合竞争力强于中国。肯尼亚的服务贸易在2004年之后一直处于竞争优势地位,金融危机后不断上扬,2014 年虽有所下滑,但仍强于中国。中肯两国在服务贸易上也处于不同的竞争力水平和层次(见图3)。
2.中肯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中肯贸易的综合互补性指数结果显示,两国之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见图6)。2000—2015 年的中肯贸易综合互补指数基本都大于1,综合互补性强度从2004年开始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最高时超过5。金融危机后有所减弱,但仍高于1。
产业互补性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纺织品、钢材、机器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是中肯互补性较强的产业,尤其是纺织和钢材(见图7)。2008 年金融危机导致了农产品、服装、能源和矿产品产业贸易互补指数下降,但钢材、机器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却呈现较强的上升势头。这和肯尼亚经济平稳发展,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带动下,加大了和肯尼亚的经贸往来有密切关系。
3.中肯贸易潜力很大
整体上,中肯贸易合作有着较广阔的空间。中肯之间的贸易额至少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是由中肯贸易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所决定的。
(三)中肯贸易存在的问题
首先,贸易失衡问题制约了中肯贸易的长远发展。中国已连续数年成为肯尼亚对外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国,并且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1996—2016年,中肯货物贸易差额中,中国的顺差从1996 年的0.91 亿美元增加到2006 年的5.97亿美元,2016 年进一步增加在54.9 亿美元,较1996 年增加了60 倍,比2006 年增加了9 倍多。贸易不平衡的扩大将引起肯尼亚对中肯贸易的担忧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