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具被命名为「火闪虫」(Flammarionella hehaikuni)的萤火虫化石,距今约9900万年,属于中生代时期。(图撷取自《英国皇家报告B辑:生物科学》期刊)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在柔和的夏夜里,萤火虫点缀著暮色,构成了一幅令人著迷的自然画卷。这些会发光的小甲虫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生物发光昆虫,全球已知约有2500种。然而,关于牠们这种独特发光能力的演化过程,科学界一直缺乏深入了解。
科学新闻网站《Science Alert》报导,近日,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学家蔡晨阳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1具保存完好的萤火虫化石,为解开这个谜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这项发现已发表在《英国皇家报告B辑:生物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期刊上。
这具被命名为「火闪虫」(Flammarionella hehaikuni)的萤火虫化石,距今约9900万年,属于中生代时期。化石中清晰可见的腹部发光器官证实,萤火虫在恐龙称霸地球的年代就已经进化出了发光能力。
这是第2个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中生代萤火虫化石。此前发现的「祖先萤火虫」(Protoluciola albertalleni)同样保存了完整的发光器官。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琥珀矿床中还发现了另一科的发光甲虫化石,进一步证实了昆虫生物发光现象在中生代的多样性。
「火闪虫」化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发光器官与同时代其他已知发光昆虫有所不同。这一发现表明,在9900万年前,昆虫的生物发光现象已经相当发达且多样化。
现代萤火虫的生物发光主要有2个作用:吸引异性进行求偶,以及警告掠食者牠们体内可能含有的卢西布法金(lucibufagin)毒素。然而,最新研究指出,萤火虫的生物发光能力可能早于卢西布法金毒素的出现,这使得科学家对昆虫生物发光的早期演化优势产生了新的疑问。
这块来自缅甸北部克钦邦的琥珀异常透明,完美保存了萤火虫的细节。研究人员根据其形态特征,确认该标本为萤光亚科(Luciolinae)的雌性个体。这个亚科是萤火虫中最大的亚科之一,其成员腹部都具有闪烁的发光器官。
「火闪虫」还展现了一些独特特征。其触角密布称为刚毛(setae)的毛状附肢,许多触角节段上还有深色的椭圆形凹陷。这种结构在现生萤火虫中尚未被发现,但在其他昆虫中却能见到类似特征。这些凹陷与昆虫的嗅觉感官有关,可以最大化表面积,有助于识别性费洛蒙。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如能发现雄性「火闪虫」化石,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些特殊结构的功能,因为雄性萤火虫的触角通常比雌性更为复杂。
蔡晨阳博士团队在论文中指出:「随著未来更多化石被发现,我们期待能进一步揭示这些迷人生物在中生代时期生物发光现象的演化时间、方式和原因。」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萤火虫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探索生物发光这一奇妙自然现象的起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化石中清晰可见的腹部发光器官证实,萤火虫在恐龙称霸地球的年代就已经进化出了发光能力。 (图撷取自《英国皇家报告B辑:生物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