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日本男童在深圳遇袭身亡后,北京的日本大使馆降半旗致哀。(法新社)
〔编译孙宇青/综合报导〕中国近来接连发生日本公民遭攻击事件,引发强烈安全隐忧。《德国之声》(DW)13日报导,愈来愈多日本公民对前往中国感到不安和恐惧。日本早稻田大学专家分析,中国年轻人在学校被灌输非常反日教育的现象,近几年愈加明显,导致仇日事件频传。
2023年3月,日本制药公司安斯泰来(Astellas Pharma)一名日本员工在北京被拘留,今年8月因间谍罪被起诉。该男子所属公司和日本政府强烈抗议,坚称他不是间谍。今年6月24日,一名中国男子在苏州持刀袭击一名日本女性及其3岁儿子,当时母子二人正在等送孩子去日本学校的校车。
相隔不到3个月的9月18日,亦即中国「九一八事件」93周年,另一名10岁日本男孩在深圳上学途中遭到一名持刀中国男子袭击而伤重不治,再次引发日本国内愤慨。事后,中国官员表示会对此事进行适当调查,同时强调日本不应将该事件「政治化」。
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中国对此事的回应不够充分。批评者指出,中国透过教材向学生灌输和培养对日本的不信任和厌恶情绪,且中国媒体上也不断出现反日宣传内容。
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重村智计表示:「很明显,中国年轻人在学校被灌输非常反日的教育,近年来此一现象愈加明显。」
他说,中国过去的反日情绪没有现在这么激进,中国领袖过去会呼吁与日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对立关系,但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却利用反日情绪,来巩固和强化其对中国社会的控制,尤其是在国内面临经济危机及年轻人高失业率等挑战时。
在东京经营殡葬业务的加藤健表示,该公司部分产品及零件来自中国,但他无意前往中国与合作伙伴会面,「对于日本人来说,去中国实在是太危险了」。他说,该公司规模不大,但即使是小公司,努力达成面对面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前提是合作伙伴来日本,我会很乐意与他们见面,但我不会去中国,我也不会要求我的员工去,不值得冒这个险」。
中国国家旅游局东京办事处市场推广经理山田亚美则表示,她希望入境中国的日本游客人数能尽快恢复到疫情前水准,「我们正努力改变中国的任何负面形象」。然而,她也承认,自深圳日本男孩遇害及其他暴力事件报导出现后,她的工作变得愈来愈困难。
加藤健认为,中国日益高涨的反日情绪,长远来看将对自身造成伤害,愿意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会愈来愈少,注重规避风险的企业则会逐渐将业务转移至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国家。
他补充道,中国政府正在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大众媒体让中国人民对日本如此敌视,而中国政府其实可以随时阻止这种情况继续发展。
原文地址: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29298